日本名建築巡禮!「京都國立博物館」裡欣賞重要文化財產

京都國立博物館
設計者:片山東熊(明治古都館)、谷口吉生(平成知新館)
完工年:1895 年、 2013 年

面向大和大路通的正面、售票亭、圍牆與17 個房間左右對稱的「明治古都館」一樣,都是片山東熊的設計。落成當時據說還受到反對,認為不符合古都的氣質。

為了襯托展示作品,以白色為基調的本館(明治古都館)中央大廳。 裝飾得富麗堂皇的20 根柱子及天花板是其特徵。 
有如西洋宮殿般的本館,正面玄關的破風造型是佛教的美術工藝之神—毘首羯磨與伎藝天。 牆面的磚瓦上鋪著花崗岩。 
販賣以尾形光琳 「竹虎圖」為主題的週邊商品。
配合「明治古都館」 的屋簷高度,打造成地上三層、地下兩層的「平成知新館」。 配置上意識到京都的格子狀都市構造。蓋在對面的三十三間堂的南大門與博物館的南門串連起來的南北縱軸上配置了建築物的入口。
陽光從正面的玻璃窗灑落進來的「平成知新館」中央大廳。 地板使用了花崗岩。
強調直線的 「平成知新館」前廳的樓梯。 
前廳的牆壁是德國產的石灰岩,裡頭摻了化石。 
「平成知新館」 前面的水盤內的圓環標示出以前方廣寺南門柱子的遺跡位置。左後方是「京都塔」的景色。

保護美術工藝品的文化財產,建築物本身也是重要文化財產

以保護自明治維新以來,因為神佛分離令及社寺領上知令在經濟上飽受打擊的寺廟或神社的美術工藝品及與皇室有關的寶物為主軸,明治30年在豐臣秀吉創建的方廣寺遺跡上,「帝國京都博物館」應運而生。後來由宮內省賜給京都市,成為市民的博物館,戰後由國家接管,變成「京都國立博物館」。

現在因為整修等工程,沒有展覽可看,但是融入了巴洛克風格的磚造「明治古都館」做為博物館本館的建築物,則是由宮內省內匠寮的技師片山東熊設計。自平成26年開館以來展示著雕刻、金屬工藝、 書法、織染、漆工、繪畫、陶瓷、考古等作品。至於強調水平線,刻意與本館形成對比的「平成知新館」,則出自於谷口吉生之手。

「平成知新館」 前面的水盤內的圓環標示出以前方廣寺南門柱子的遺跡位置。左後方是「京都塔」的景色。

欣賞著屬於重要文化財產的明治古都館或庭園小憩片刻

前田珈琲京博店

昭和41年創業的咖啡廳的「特製拿坡里義大利麵」,使用比較粗的麵條,沾滿酸味及辣味融合得恰到好處的番茄醬,料多味美,還帶了一絲淡淡的奶油香味︒飯後再來一杯京博店獨家販賣的「小虎琳抹茶卡布奇諾」︒

即使沒進博物館也可以去南門入口前的咖啡廳「前田珈琲京博店」歇歇腳。從玻璃帷幕的店內可以看到用磚頭、花崗岩、石灰岩打造的牆壁和華麗的破風造型,由篆刻家園田湖城親手雕刻的匾額、石棉浪板打造的穹頂狀屋頂及避雷針等等,除了外觀,還有很多可看之處的「明治古都館」,也可以看著庭園裡羅丹製作的「沉思者」度過悠閒的時光。特調咖啡「京」與用京都產的瑞穗蛋做成的「雞蛋三明治」是京博店限定的菜色。

昭和41年創業的咖啡廳的「特製拿坡里義大利麵」。

電話:075-533-6262
營業時間:9:15~17:00
休:每週一(週一如遇國定假日則改週二休)
交通:從京阪電車 「七条」 站步行7 分鐘
電話:075-525-2473

本文取自《京都名建築裡吃午餐:重新觀看27座新舊建築,在魔幻空間裡用餐穿梭時光》,作者:甲斐實乃梨(甲斐みのり),晴好出版

欲知更多訊息,歡迎追蹤極致假期:

Facebook :www.facebook.com/extremeholidayss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extreme.holiday
Youtube:www.youtube.com/@EXTREMEHOLIDAY
Tiktok:www.tiktok.com/@extremehoilday
Xiaohongshu:https://shorturl.at/hSVn1

合作邀約請洽 extreme.holiday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