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部落發掘少見竽頭品種!吳寶春麥方店研發出7款島嶼芋麵包新品

繼去年「以麵包閱讀台灣小米」響應2023國際小米年之後,今年吳寶春麥方店研發團隊再度「以麵包閱讀島嶼芋」,走進里山部落,發掘與西雅雅族息息相關且數量極少的「西拉雅芋」,以及逐漸沒落的排灣族部落「小山芋」和達悟族「蘭嶼芋」,加上產量獨佔全台的「檳榔心芋」等,以致敬先民飲食文化為靈感,結合烘焙技術,創作7款島嶼芋麵包新品。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董景生博士表示:「芋頭是南島語系最重要的代表性傳統農糧,台灣原住民食用芋頭的歷史,最早記載始於清朝,身處南島語系的台灣甚至還有一些原生種的親芋。」像是「西拉雅芋」即是台南等地西拉雅族人主食。

吳寶春麥方店行政總主廚謝忠祐則表示,西拉雅芋、蘭嶼芋、部落小山芋與台灣人最熟悉的檳榔心芋風味差異極大,此次採用的西拉雅芋族語Tay)來自高雄內門西拉雅族木柵部落,小山芋族語Vasa)則來自屏東排灣族新來義部落,兩者品種雖然有差異,但同屬於旱芋,口感相似,帶些綿軟黏性;但來自蘭嶼達悟族栽種的蘭嶼芋族語Mowzowzit)因為是水芋,口感反而濕軟鬆綿。

此次吳寶春麥方店推出的7款島嶼芋麵包新品,以西拉雅芋、蘭嶼芋、部落小山芋為食材,透過原芋蒸煮、磨泥、切絲、鹹甜調味等手法,分別烘焙出「芋頭披薩」、東南亞椰漿風味的「蘭嶼椰香芋泥包」,以及擬真外型的「小山芋麵包」,此外,吳寶春麥方店原有的台灣三小福麵包系列也新增一款魯邦種30%的「福爾摩沙芋泥包」,作為「台灣第四小福」;同時將傳統以米、芋製作的小吃芋粿巧,翻轉為以小麥、芋製作的「筊芋福包」;以及因應烘焙潮流,將流行的千層蛋塔融入芋頭,奶油餐包麵團融入芋頭起司塊,分別創作出「芋泥千層蛋塔」和「芋見乳酪」等。

欲知更多訊息,歡迎追蹤極致假期:

FB :www.facebook.com/extremeholidayss
IG:www.instagram.com/extreme.holiday

合作邀約請洽 extreme.holiday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