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Long Stay 一次就上手!Long Stay 的五大神器與三心兩意

有廚房、網路、超市、單車、日語,好奇心、玩心、信心,注意安全健康、入境問俗,日本 Long Stay 一次就上手。

有人會問,去外國 Long Stay 需要什麼條件,或者有哪些注意事項?

錢固然是條件之一,但每個人能力、需求不同,錢的部分很難說。有錢OK(廢話)、沒錢也OK(真的)。年輕人「度假打工」,就是沒錢也可行的型態,甚至可以賺錢,還有以打工換取農場、民宿等免費食宿的「WWOOF」型態(有風險,請參閱 237 頁〈Long Stay 簽證與入境通關攻略 )。〉

撇開錢的因素,Long Stay 的概念是,停留兩星期以上、在國外同一個城市生活、休閒、遊覽、進修等,目的雖然多元,但都需做好相關的規畫。

想去日本 Long Stay,如果要問有什麼神器,可讓生活得心應手?我的答案是廚房、網路、超市、單車、日語(懂一點)等五大神器。

有廚房:廚房不管大小,就有居家生活的感覺。能夠料理一點食物,更多口味選擇,不必三餐老是在外,豐儉容易掌握,都是有廚房的優點。住飯店比較沒有居家感覺,除非房間附有廚房。日本有些新飯店或舊飯店改造,為吸引旅客長住,已提供附有簡易廚房的房間。另外房間有廚房洗衣機,所謂公寓式飯店也越來越多。

有網路:能上網就能得到和周遭互動的資訊,吃喝玩樂或學習、交流等,都容易連結。以前利用電腦、筆電上網,配備上比較麻煩,現在多了輕巧的平板、智慧型手機,Wi-Fi 也普及了,非常方便。所以找住處時,最好附有 Wi-Fi 的,因為自己申辦網路比較麻煩,而且租期至少一年。

近超市:有超市或市場,生活的第一要務 吃飯就沒問題了。住家附近——有超市,生活機能大概不錯。

有單車:有自行車可騎,就有比走路更方便的基本交通工具,也可省下不少銀子。單車是日本人的另外兩隻腳,生活半徑範圍內全靠它,長距離才會搭車、開車。日本都市有好的單車環境,能舒適自在地穿梭大街小巷,有融入當地生活的感覺。

會日語:會一點點日語,更能理解溝通,貼近當地的人、事、物,有更多的生活樂趣。當然不會日語也沒問題,肢體語言嘛也通,何況日本漢字不少,筆談也行。可是會說一點、看一點日文,絕對是加分的。我第一次去「初學日文」時,與後來再去「會一些日文」時,收穫當然不同。

好奇心、玩心、信心,注意安康、入境問俗遊學,年齡不是問題!

關鍵在於興趣與動力的強度。所以,五大神器之外,最好再加上「三心兩意」,有好奇心、玩心、信心,以及兩個注意,注意安全健康與入境問俗(隨俗)。這樣 Long Stay 更能優游自在。

好奇心、玩心、信心,是 Long Stay 的基本盤,沒有這「三心」,大概不會有去國外長居的興趣。有好奇心、玩心,才會不怕麻煩出國旅遊。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雖然現代人出門沒那麼難了,可是絕對沒有在家方便。有信心,Long Stay 才會好玩、自得其樂,特別是一個人的時候。

注意安全健康,是在乎自己。日本醫藥費貴,沒保險就醫代價可觀,隨便就要四、五千日圓起,所以凡事別太勉強,以健康與平安為要,並記得投保旅遊醫療險。在札幌時,傳道人朋友顏先生曾提到,有教友的小孩,租重型機車遊北海道車禍受傷,開刀住院幾天就花了幾百萬日圓,父母來探視為龐大醫療費煩惱,希望盡快轉回台灣就醫。媒體也曾報導有人赴日腦出血,手術費用高達千萬元求助的新聞。我疫後旅日也因摔傷意外掛急診,付了十五萬日圓醫藥費,還好有保險理賠給付。

注意入境隨俗,是在乎別人。認知且尊重當地的習俗、禁忌、規矩,比較不會招致異樣的眼光、出糗、出事。首先要隨俗的是,多數地方自來水是可以生飲的(公廁水源較不宜)。另外,日本是「左派」國家,車子靠左走,人也靠左走,下車開左邊車門。若你堅持當「右派」,可能行不通,容易和人相撞,甚至發生意外。尤其剛到達日本的一兩天,很容易左右混淆,轉不過來。搭公車可能弄錯邊,搭上反方向的車子。更危險的情況是,為了照相取景角度需求,一看「前方」無來車,突然從左側人行道走下車道,忘了應該是「後方」來車,這個疏忽可能造成車禍。

日本交通是以人為本,車讓人。行人穿越道(斑馬線),絕對是行人優先。若見到車子讓人,人卻想讓車的猶豫鏡頭,可能是遇到「同胞們」!人行道上騎單車也要禮讓行人,難超越時隨後耐心慢騎,勿按鈴聲驅人,通常聽到慢慢地煞車聲響,行人會讓路,有時還會回頭致歉,這時騎士宜道謝致歉。

去日本,神經變「卡小條」

一般而言,日本人比較守法、群性、秩序、拘謹、安靜,我們比較不守法、個人、自由、熱情、喧鬧。請注意是「比較」而非「絕對」。用白話文說,就是神經卡小條與神經卡大條之差別。我們去別人家裡做客,神經小條一點,配合、尊重主人的生活規律,是一種禮貌。特別是公共場合,盡量降低音量,別忘情談笑風生。日本電車上,要求手機鈴聲設為「震動」,也少有旁若無人的「廣播電台」;不過若是同伴聊天也很吵,特別是年輕人。

日本旅遊網站也曾提醒旅日老外:

1.遵守觀光景點的規定,聽從導遊與當地人的勸導。

2.風景再美,也勿擅闖私人土地。

3.去自然觀光景點,勿餵食野生動物,垃圾請帶走。

4.餐廳避免預約未到、吃剩食物,勿以筷子互遞食物等等忌諱。

5.居酒屋用餐需先點飲料或接受前菜(お通し)。

6.大眾運輸工具先下後上,不可講電話或高談闊論。

7.溫泉與澡堂洗淨身體後才進浴池,不能穿衣服,毛巾不能放入浴池。

8.避免未經許可隨意拍照。

別問別人隱私、口沒遮攔亂批評

日本人尊重別人的隱私,也避談自己的事情,除非人家主動說起,否則不要問東問西的。還有在車上等公眾場合,別肆無忌憚地用「國語」批評、取笑,你不以為然,或覺得好笑的日本事物。別以為人家聽不懂,現在世界交流密切,通曉多國語言的人多了,小心隔牆有耳。曾聽到一個笑話,有人在國外用國語笑說一位洋老外「肥得像豬」,那老外回頭說「我是很肥,但不是豬!」口沒遮攔愛說笑,很不禮貌,也可能糗大了。私底下愛批評沒事,公共場所還是不宜吧!

二 二三年有YouTuber 在餐廳拍片共食大聲喧嘩,用嘲諷誇大輕蔑語氣,批評五家日本平價連鎖店難吃,還說罵沒關係他們聽不懂,引起台日網民反感。平價食堂是經濟實惠有人氣,也是庶民的美食,就像我們的排骨飯、雞腿飯一樣,好不好吃是見仁見智的。他們未入境問俗隨俗,又大剌剌的笑罵侵門踏戶,實在失禮丟臉。

日本人有禮貌、講輩份,長幼尊卑有序,可是,博愛座讓座風氣不如我們。日本人很怕麻煩別人,不知是否這個原因,若你想讓座也要看對象,垂垂老者沒問題,他們會接受、道謝,有年紀但看似硬朗者,可能不領情。一次在京都公車上,讓座比我老的先生,他道謝而不就座,直說「大丈夫(沒問題)」。

人與人,國與國,當然有差異,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就不覺得好笑。記得年輕時赴日,看到日本人吃麵用力吸食、發出聲音,有點被嚇到,覺得沒氣質!後來才知道,那表示麵好吃、讚美的禮貌。餐廳用餐後,還要跟老闆說「好吃、謝謝」。吸麵、發聲的禮貌,我至今學不來。也許我們無法入境隨俗,但入境問俗,交流就是一種樂趣。

Long Stay 與旅行不是換個地方吃飯、睡覺。是因為那裡不一樣,才被吸引去那裡,是因為不一樣才好玩。掌握五大神器與擁有三心兩意,Long Stay 一次就上手。

本文取自《60歲,還是想要一個人去日本Long Stay 》,作者:吳典宜,貓頭鷹出版

欲知更多訊息,歡迎追蹤極致假期:

FB :www.facebook.com/extremeholidayss
IG:www.instagram.com/extreme.holiday
合作邀約請洽 extreme.holiday1@gmail.com